【路竹會】
早在讀大學的時候就知道了,
姊姊因為朋友介紹,當了好一陣子的義工。
看她每次出去都像是野營一樣,
零晨集合坐車出去,然後疲憊的回來,
卻還每次只要時間允許,就包包收一收,睡袋一拿又參加了。
在借用教室的地板上或者幾張椅子拼湊起來,睡袋鋪上那個就是睡覺的地方。
在以前的我聽起來真的非常不可思議,
雖然曾經參加過露營,但畢竟那是救國團活動,
每天只要吃喝玩樂就好。
義診,我不會看診也不會拔牙,真的可以參加嗎?
數多年之後,終於報名上了。
剛好是在88水災後,
剛好是去屏東山上的部落,
原本擔心在上山的路會暈車而造成不舒服,
不過,可能因為徹夜驅車南下,又加上加高四輪傳動的車子,
在經過山崩後的山路上行駛起來,
左搖右晃的,就像小朋友的搖籃一樣,
好睡的不得了。
一路上,看到路剩一半是家常便飯,
很多地方,看的出來應該是臨時搶通,為了方便部落居民進出用的。
車隊開過去塵土飛揚,瞬間看不到前面的車跟路,好像進入另一個世界。
橋斷了,我們只好繞半個山過去。
河床上,枯木、巨石以及乾掉的泥土,取代了本來應有的娟娟河水。
不時還可以看到一些原住民,還在清理他們的家園。
因為這次被分配在廚房組,
所以大部分的時間,都埋頭在處理食材上,
沒有什麼其他多餘的時間,到處走走。
只有在第二天早上,我們準備好早餐後到附近晃晃,
會長說他要去部落,通知他們今天早上有義診,
我抓著相機跟了過去。
我們挨家挨戶說 "等會有義診,記得下來喔!"
山上的一個小部落其實沒有幾戶,一下就通知完了,
部落裡的人也知道路竹會,
他們熱情的混著國語、泰雅族話、還不時夾點日文……跟我們聊天。
"阿~ 怎麼不廣播~ 部落的廣播器壞掉了嗎"
(第一次聽到山裡迴盪著村長的廣播時覺得好笑,就很像我們家附近里長廣播一樣,只是這次是從山裡傳來……)
我示意想要對她們拍照,
阿婆還很不好意思的說 "我很醜啦~" (邊說邊整理自己的衣服頭髮,還看鏡頭)
"阿里阿豆唷~" (用日文跟我們道謝)
還有直接叫我們去拔她菜的阿婆,
菜園就在山坡上,看起來就像一堆雜草,
哪知道那些都是平常吃的龍鬚菜跟地瓜葉,
還一直跟我們說那個好吃哪個很甜,熱情的幫我們加菜。
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霧台,晚上跟一戶阿婆家借用廁所洗澡。
因為等待的時間,剛好她要用餐,
端出剛蒸好的小芋頭放在桌上,
接著拿出一袋東西,拿出葉子、檳榔 ……
看了很驚訝,檳榔是他們的開胃菜耶!
一個參加過很多次義診的前輩在旁邊冷靜的說:
"這樣是很普通的,他們可以不吃飯只吃檳榔。"
終於可以理解,為何山區會種著麼多檳榔樹,
加上水土保持沒做好,所以一地震一颱風,就造成山崩路塌的。
學校畢業後,也跑了不少地方,
到各地旅遊一直是我成長的糧食,能量的來源。
這次嘗試三天兩夜的義診,雖然當廚工很累很辛苦,
但也像是另一種另類的旅遊體驗,
那三天我看到的,一直深印在腦子裡久久揮散不去,
讓我更珍惜了現在我所擁有的。
Flickr : 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anitaliu0826/sets/72157622715634853/